首页 资讯 宝典 法眼 生活 司考 图片 文书 咨询 律师

法治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汽车 数码 法治 消费 娱乐 教育 热评

“双减”与“教育新基建”加速智能教育发展 --中金公司建议关注高木学习

来源:it资讯网 作者:小仙女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8-09 10:52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40号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双减”,并采取了一系列组合拳“对校外机构依法管起来”。而在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的同时,“双减”政策效果的实现还在于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双减”提出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工作目标。文件具体提出了多项手段,例如:鼓励教育部门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近日,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在中国教育报发布《“一疏二堵三导”,做好“双减”答卷》,文中提到“促进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现代化标杆学校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标杆项目,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试点,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主题拓展的新型教学模式。

  事实上,几乎与“双减”同步,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并通过迭代升级、更新完善和持续建设,实现长期、全面的发展。这将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意见》重点方向

  创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

  意见重点方向第13条提出:普及教学应用。开发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诊断、资源推送和学习辅导等应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助教智能学伴等教学应用,实现“人机共教、人机共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意见第15条提出:拓展研训应用。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提升教学能力、优化教师管理。开发教研支撑应用,开展基于教学能力智能诊断与分析的自适应学习和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开发教师培训应用,提供模拟实训环境,提升教师信息化运用能力。

  高木学习自2015年推出人机共教学习教育平台以来,致力于发展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平台围绕中小学学生打造了教师端的智能助教、学生端的智能教练、家长端三大端口,平台中支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核心是由高木学习自主研发的三维智适应学习系统,该系统是基于知识图谱、能力图谱、情感图谱,通过学生的学习行为大数据,描绘出学习者的学习画像,发现和发展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为其实现减负增效、激发内在动机、发展创新能力。

  高木学习目前已经在全国超过1000中小学投入使用,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新教学应用及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等,进行了人机共教模式在全日制学校的大规模落地,完成了规模化因材施教的实证检验。

  《意见》重点方向

  数字资源新型基础设施

  意见重点方向第8条提出:优化资源供给服务。汇聚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科技馆等社会资源,共享社会各方开发的个性化资源,建立教育大资源服务机制。系统梳理各学科知识脉络明确各知识点间的关系,分步构建国家统一的学科知识图谱。对现有资源进行分类标识,匹配学科知识图谱。升级资源搜索引擎,通过平台模式为师生提供海量的优质资源和精准的资源服务。

  高木学习在2019年与上海市电化教育馆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学科知识图谱与自适应学习系统,2020年与华东师范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共建三维智适应学习系统。依托上海市优质教育资源,以高木学习人工智能教育引擎为驱动,共同建设本地学科知识图谱、知识数据库、智能课程等,沉淀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智慧,深化青年教师对本学科的理解,并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素养,为实现面向上海160万学生的大规模因材施教打下基础。

  小结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意见》当日,中金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建议关注在教育领域有深厚积淀的AI公司代表之一“高木学习”。报告中估值与建议显示:

  “教育/教育信息化:推荐科大讯飞,建议关注高木教育(未上市)、当虹科技、有道”。《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教育信息化:景气度向上,一切才刚刚开始》

  在“双减”和教育新基建的背景下,高木学习积极响应中央精神,进一步加大有关研发投入,联合各地方具备服务能力的企业,为区域教育部门建设“教育大脑”,为中小学打造“人机共教课堂”;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服务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联系邮箱:804 14 447 0@q q.c om
责任编辑:小仙女

Copyright © 2015 法律中国门户站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法治中国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