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宝典 法眼 生活 司考 图片 文书 律师 咨询

消费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汽车 数码 法治 消费 娱乐 教育 热评

2017完美收官!东鹏摘得中国品牌界“奥斯卡”奖

来源:未知 作者:问天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1-02 10:28

  2017年“中国品牌年度大奖”评选揭晓,这项被誉为“中国品牌奥斯卡”年度颁奖,由业界权威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于12月28日在北京颁发。东鹏与华为、微信、中国国航、北汽集团等35个活跃在2017年度中国经济舞台的领军品牌入选 “2017中国品牌年度大奖”。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约翰•戴腾博士(John Deighto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米格尔•博阿斯博士(Miguel Villas-Boas)为获奖企业颁奖。

  经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 长达半年对国内市场多个知名品牌的调查、评估并甄选,东鹏品牌入选2017年度『中国品牌年度大奖——陶瓷行业NO.1及陶瓷行业影响力品牌TOP10』名单。

▷东鹏荣获2017“中国品牌年度大奖·陶瓷行业NO.1”

▷东鹏荣获2017“中国陶瓷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

▷东鹏瓷砖代表接受表彰

  入选本年度“中国品牌年度大奖”——陶瓷行业NO.1的品牌,在今年的品牌战略管理中,工作卓有成效,在品牌创新、品牌推广、品牌再造等方面突出,品牌的市场占有率(Share of Market)、品牌忠诚度(Brand Loyalty)有质的提升,为品牌价值的有效上升添加了极具分量的筹码。

  能够入选本年度“中国十大影响力”(TOP10)的品牌,均在行业品牌之林中的影响力位居前列,是行业品牌中的翘楚。因其稳定的市场占有率、良好的品牌形象及超强的消费者认知度而被列入报告。

  东鹏四十五载砥砺前行,作为家居建材行业的领军品牌,东鹏始终坚持“以此为生,精于此道”的企业精神,以匠心之作,专注做好瓷砖和洁具产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环保、艺术、高科技、个性化的家居解决方案。朝着“百年企业,世界东鹏”的愿景,打造享誉中外的整体家居国际品牌。

  东鹏2017品牌大事记

  ·4月,携手刘涛全新演绎国际时尚大片;

  ·5月,借势大IP《欢乐颂2》创意植入,打造行业首家新娱乐营销案例;

  ·9月,打造首家“东鹏原石里”快闪店,引领行业创新;同期,东鹏品牌荣膺“2017年亚洲品牌500强”;

  ·10月,“科技·艺术·未来”东鹏2017年新品发布会,同期,东鹏携手浙江卫视打造《漂亮的房子》玩转IP跨界营销助力品牌升级;

  ·11月,荣获2017 中国家居产业“新零售最佳实践奖”;

  ·12月,东鹏控股荣获2017《大国品牌》企业;

  出席颁奖大会的哈佛大学商学院约翰•戴腾(John Deighton)教授认为,“中国品牌在欧美一线市场目前没有站稳脚跟,但是在非洲、南美、南亚等二线市场,中国品牌策略是成功的。譬如在非洲,中国品牌的手机销量超过了苹果和三星。” 出席颁奖大会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aas商学院米格尔•博阿斯教授(Miguel Villas-Boas)认为,“定价策略也非常重要。中国品牌的命名、定价和形象设计,都不够国际化。在未来,随着移动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全球普及,能使中国品牌很容易接触到各国最终用户,并迅速缩小与世界品牌的差距”。

  世界品牌实验室主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教授分析说,“品牌价值的魅力,往往能通过资本市场体现。譬如,苹果、谷歌、亚马逊的市值分别为8900亿美元、7500亿美元和5600亿美元。如此高的市值中,品牌价值至少占有60%。中国本土市场的超级品牌(Super Brand)大约5000个,很多品牌企业并没有公开上市融资,但可以鼓励品牌证券化,用来产生现金流。品牌证券化在欧美流行多年,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

  蒙代尔教授说,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7年《世界品牌500强》中,入选国家多达28个,但美国一个国家就有233个品牌入选,远远和占有40个席位但排名第二的法国拉开了距离,中国虽然有37个品牌入选,但相对于13亿人口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品牌显然还处于“第三世界”。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是经济强国的必经之路。一个品牌要达到全球扩张,除了需要懂得如何运用原品牌当地的资源外,更要了解全球趋势。

  ▌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

  是全球领先的品牌咨询、研究和测评机构,由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教授(Robert Mundell)担任主席,全资附属于世界企业家集团(iCEO.com)。世界品牌实验室致力于品牌估值、品牌战略、品牌命名、品牌设计、品牌保护,其专家和顾问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其研究成果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并购过程中无形资产评估的重要依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联系邮箱:804 14 447 0@q q.c om
责任编辑:问天

Copyright © 2015 法律中国门户站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技术支持:法治中国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