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法治 • 正文

四措并举 多元共治 奎屯市综治中心书写基层治理新答卷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静文

  为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夯实基层平安建设基础,奎屯市综治中心围绕让群众反映诉求、解决纠纷“最多跑一地”的目标,通过四项关键措施扎实推进中心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高效协调的基础社会治理平台,确保群众反映的事项“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

  一、聚合力量、提升效能,打造基层治理"同频共振"指挥所

  奎屯市综治中心建成以来,推动“多中心合一”物理整合、“多元解纷机制”空间聚合、“多部门联动”系统融合,通过推行“1+4+N”工作模式,精准把握信访问题受理、矛盾纠纷调处、社会治安防控、社会稳定风险大数据分析4大核心任务,将具有信访职能的行业单位和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全部集中到综治中心,搭建起“一中心”统筹、“多部门”联动、“全流程”响应的工作体系,让群众解决诉求“最多跑一地”。

  “信访问题涉及到各部门各环节,进驻中心之后,各单位都按照中心制定的机制和流程来运行,各部门相互支持配合,确实提高了工作效率。”从事信访工作的杨洋说。为加强中心规范运转,中心制定《综治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并完善配套制度机制24项,派驻坐席人员工作实绩与个人职级晋升考核奖惩相挂钩,派驻人员表现与派出单位平安建设考核成绩相挂钩,真正把综治中心建设成为回应群众诉求的“终点站”、化解矛盾纠纷的“稳压器”。

  二、创新机制、兵地联调,勾画多元解纷"兵地共治"同心圆

  制定并优化“奎屯市四级网格信息情报风险研判处置流程”,由市级统筹各类资源,发动联户长、网格员、民警、社工、下沉干部等力量,每周逐级召开情报信息研判会研判各类风险,及时风险排查、化解矛盾,并提出对策,实现情报信息发现、研判、预警、处置的闭环管理;积极促成“兵地”矛盾纠纷区域联治。针对兵地嵌入融合深的特点,成立“区域联调室”,连线天北新区,实现区域内矛盾纠纷及相关政法事务相互配合、有呼必应、信息共享。截至目前,累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159件,人民调解案件成功率75%,司法调解成功率98.36%。

  三、智慧支撑、全程监督,构建群众诉求“一键直达”枢纽站

  奎屯市坚持数据赋能、智慧治理,不断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路径,有效整合12319政务服务热线、奎广效能·行风热线、12315权益保护热线等多个平台资源,累计汇聚社会治理基础数据2180条。应用全疆统一的综治平台,开通专门账号22个,坐席人员既是政策解答员,也是信息录入员,矛盾纠纷在中心内部“统一受理、分类流转、依法办理、督办落实”,推动矛盾风险联防共解。

  开通法治奎屯直播间,通过“线上直播+线下督办”模式,实现群众诉求“一键直达”,民生问题“云端解决”,依托“平安E家”“新疆政法综治信息平台”平台全程跟踪督办,形成“受理—分流—调处—反馈”闭环管理,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四、聚焦源头、多元化解,绘就共治共享“平安生态”新图景

  为源头预防治理矛盾风险,奎屯市综治中心全面贯彻“调解优先”原则,由导引台按照群众诉求类别、纠纷类型等,分类流转进入多元化解程序,引导群众优先采用调解方式定分止争。通过调解专家库、品牌调解室、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调解室、兵地联合调解室等力量,全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通过“市-街道(乡)-社区(村)”三级综治中心网格,构建市级统筹协调,街道(乡)实战化运行、社区(村)前端排查工作模式,确保绝大多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奎屯市综治中心 赵晓丹)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15 法律中国门户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