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宝典 法眼 生活 司考 图片 文书 律师 咨询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汽车 数码 法治 消费 娱乐 教育 热评

网警专题节目《网安天下》上线 平安普惠黑科技守护网络安全

来源:it资讯网 作者:l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8-26 17:06

  8月22日晚,由广东省公安厅网络警察总队、深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深圳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啄木鸟杂志社支持,中国平安冠名赞助的国内首档网警电视栏目《网安天下》正式开播。节目宗旨在于通过澄清网络谣言、解读涉网案件、普及网络知识等形式,帮助广大市民群众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助力企业优化网络营商环境。

  首期节目中,中国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分享了现阶段中国平安作为金融科技企业,在信息安全建设和金融网络诈骗犯罪的解决方案和实践经验。

  中国平安作为最早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于风险管控领域的金融机构之一,经过30多年的风险管理沉淀,基于海量客户实践和万亿级实例验证,已构建出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目前已有40多个AI工具,嵌入集团8大业态、风控全流程,可实现风险的识、测、报、控。

  中国平安注重客户隐私保护。例如平安普惠以100%符合率通过全球权威ISO/IEC 27701:2019标准认证。基于隐私管理体系提供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隐私保护能力,平安普惠在客户使用时的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守授权,执行对其隐私数据的安全保护。

  除了客户隐私保护,平安普惠在信息安全管理、服务管理等方面也全力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体系,并通过了国际认证。

  2018年3月,平安普惠正式启动ISO27001建设认证项目,经过筹备、调研、评估、实现和运行五个阶段,全面落实ISO27001标准14个安全域、114个控制措施,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现信息安全风险全方位管理。2018年12月顺利通过国际权威机构英国标准协会(BSI)的认证审核。

  ISO27001是国际上信息安全管理领域最受广泛认可的认证标准。通过这一认证,证明公司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从专业和权威角度验证平安普惠具备全面管控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是对平安普惠信息安全管理能力的全面认可,对完善和持续优化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安全风险全面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2月,平安普惠正式获得国际认证机构BSI的ISO20000服务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认证。建立ISO20000体系能够帮助实现IT服务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且能够对各流程进行评估改进,意味着平安普惠得以统一、优化和完善现有IT服务管理流程,提高IT服务管理能力和效率,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

  除却外部网络安全风险,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更加重要。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发布的《2019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简要报告》显示,当前我国金融安全问题,影响消费者权益的表现为:非法集资成金融诈骗“重灾区”、数字化犯罪攀升及黑产骗贷需警惕。且金融诈骗受害者呈低龄化趋势,仅有29.89%的消费者能否正确识别金融风险。因此提高金融防诈骗能力势在必行。

  2020年疫情来袭,网络上出现帮助消费者“全额退息退保”的“黑中介”也越发活跃,他们通过忽悠消费者拒向借款机构还款,来赚取高昂手续费,主要手段为给消费者假剧本,恶意投诉等。此行为不但造成金融市场经营秩序的紊乱,同时损害消费者自身权益。对此,平安普惠联合《法治周末》和梨视频发布《误信“黑中介”,偷鸡不成蚀把米》消保视频,通过邀请法律专家“献声科普”,对此类实施网络金融诈骗的黑中介幕后违法操作进行分析解读,以此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2018年启动的“维C行动”也在疫情期间推出“防范金融诈骗”、“守住钱袋子”等金融知识专题,以H5微站、短视频、直播形式扩大传播受众面,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

  “城市治理离不开网络空间的治理。平安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者,希望能用平安的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的能力为警方提供支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陈遥表示,在借助《网安天下》向广大观众传递更多金融网络消费安全知识的同时,平安也希望能够整合社会各方的力量,让网络安全成为全民参与的事业。

  在互联网新兴技术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基础的当下,网络安全建设不仅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城市得以持续、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做好网络安全建设,不仅有助于深圳能够在“先行示范”的道路上走得更为稳健,还将创造出网安建设方面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各地提供良好的范本。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联系邮箱:804 14 447 0@q q.c om
责任编辑:lin

Copyright © 2015 法律中国门户站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技术支持:法治中国

电脑版 | 移动版